從此,京東備受質疑 " 燒錢 " 的模式一直被業(yè)界詬病,甚至被當當網創(chuàng)始人李國慶公開調侃劉強東為 " 傻大黑粗 "。
2010 年,劉強東找到人民大學學長、高瓴資本創(chuàng)始人張磊,原本只想給京東融 7500 萬美元,卻被告知,"(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 3 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 因為張磊懂得其中的要害,重投入建物流才能樹立京東電商良好購物體驗、用戶口碑與復購的壁壘。
同樣看到物流會成為電商壁壘的,還有雷軍創(chuàng)辦卓越網時的搭檔陳年。在卓越賣身亞馬遜后,陳年創(chuàng)辦了凡客,2010 年凡客高光時刻也高調自建物流——如風達。只是,凡客沒能復制京東的成功。
5 月 28 日,京東物流正式登陸港交所完成 IPO,上市首日股價高開 14.1%,市值一度超過 2800 億港元。用資本市場的認可,直接回應了這么多年來的質疑;也在證明,從京東電商為起點的京東物流,并非止步于京東體系。
盡管當前京東物流市值僅次于順豐,被視為中國第二大物流公司,且時常被拿來跟順豐、" 四通一達 " 做對比,但如果真正了解京東物流的話,并不能用快遞單量來評估這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拿 " 送貨上門 " 這件事來說,即便在京東物流實施 211 限時達后,仍在堅持把每一份包裹親手送到消費者手中,這時大部分物流公司還在拼單量、搶市場份額,很難做到的。反觀,京東物流在一體化供應鏈方面已經形成獨特的核心壁壘。
數據顯示,一體化供應鏈收入是京東物流營收的主要構成。2020 年,京東物流總收入達到 734 億,來自一體化供應鏈客戶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 75.8%。2020 年京東物流為超過 19 萬家企業(yè)客戶提供服務,涉及快銷、服飾、家電、家居、3C、汽車和生鮮等多個行業(yè),其中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達到 5.27 萬家,相比 2018 年增長 62%。
一體化供應鏈的 " 底牌 "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也是最大的物流市場。來自長江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 年中國外包物流市場規(guī)模預計達 6.5 萬億元,一體化供應鏈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 2 萬億元。
盡管市場規(guī)模龐大,但與世界發(fā)達國家相比,國內物流市場起步較晚,物流環(huán)節(jié)冗余,仍然存在成本偏高、效率低,中高端、體系化、集約式物流服務與供應鏈服務嚴重不足等諸多問題。
隨著實體產品線上零售占中國整個零售市場的份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來自不同行業(yè)的公司開始向全渠道零售模式轉型,市場亟需科技驅動型供應鏈物流服務商來提供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來實現線上線下供應鏈無縫連接的需求。
目前,中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市場還處于高度分散的狀態(tài),頭部企業(yè)成長空間巨大。來 2020 年按收入計,排行前十的企業(yè)主要為大型企業(yè)的物流子公司,僅占市場份額的 9.0%。上述需求由市場上現存眾多分散的物流企業(yè)承接,服務水準嚴重不足。
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被定義為外包物流服務市場中的一個細分市場,區(qū)別于單一供應鏈物流服務。以京東物流為代表的企業(yè)也深刻認識到,單一環(huán)節(jié)效率最優(yōu)并不是企業(yè)效率最優(yōu),為企業(yè)提供技術驅動的供應鏈最優(yōu)解才是未來的方向。
大規(guī)模的市場發(fā)展空間,為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帶來了巨大機遇。中國一體化供應鏈有望迎來加速發(fā)展。
日前,京東物流赴港上市,開啟物流行業(yè)新賽道。其強大的供應鏈基礎設施網絡和專有技術是其成功的關鍵。京東物流的整體發(fā)展經歷了重要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7 年京東集團自建物流,作為京東集團的內部物流部門運營,主要服務于京東商城,并且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持續(xù)投入。
第二階段:自 2017 年 4 月起,京東物流作為獨立的業(yè)務分部運營,開始全面對外開放,向多元化、社會化轉型。
第三階段:2018 年至今,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成功轉型為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京東物流的成功,與京東的基因不無關系。以帶電品類零售起家的京東和京東物流,定位于高端市場,服務京東、高端 KA 客戶和頭部商家。
京東的 3C、手機、家電、 快消、汽后等品類占比較高,這些標準品 SKU 數量少、且單個 SKU 庫存多,更加適合倉配模式,這是京東物流區(qū)別于其它網絡快遞獨有的供應鏈特征。
倉配模式可以智能地將庫存放置在距離潛在終端消費者最近的倉庫中。當訂單下達后,可從終端消費者最近的倉庫發(fā)出貨物,從而實現迅速的履約并獲得較高的消費者滿意度。
倉配模式體現在倉網布局和庫存管理能力,為了減少搬運次數及縮短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京東采用 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及物聯網等底層技術,持續(xù)提升在自動化、數字化及智能決策方面的能力。
早在 2014 年,京東物流首個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qū)就在上海投用,到 2020 年底,亞洲一號數量已達到 32 座,形成了亞洲規(guī)模最大的智能倉群。
為了最大效力發(fā)揮倉配模式的優(yōu)勢,京東利用科技驅動不斷為供應鏈技術全力升級。
正是依托從商家端到消費端的供應鏈能力,京東才能在去年雙 11 期間高效調度無數億級訂單出貨,帶動 13532 個重點品牌銷售增速超 300%。目前京東物流供應鏈平臺,已服務超 20 萬企業(yè)客戶,美的集團電商人員說," 與京東合作后,我們每年倉儲物流費用節(jié)省上千萬元,滯銷和偏倉問題得到解決 "。
技術創(chuàng)新的保障,可不惜血本
作為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行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者,京東物流創(chuàng)建十多年來始終致力于科技創(chuàng)新投資。尤其是在過去的 3 年累計投入 53 億元人民幣用于研發(fā)(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分別投資約 15 億元、17 億元及 21 億元),以不斷提高科技實力為客戶實現供應鏈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自動化及數字化。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京東物流已擁有逾 4400 項專利及計算機軟件版權,其中與自動化和無人技術相關的超過 2500 項。
京東物流利用技術力量革新行業(yè),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例如,2017 年建立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2019 年建立中國首個 5G 智慧物流園區(qū),該園區(qū)結合 5G 及工業(yè)物聯網技術,實現人員、設備及其他資源的高效協(xié)同及管理。通過廣泛使用自動導引車 ( AGV ) 及機器人,改善經營效率、生產率及準確度。
在數字化方面,專有倉庫管理系統(tǒng) ( WMS ) 能夠管理存貨、勞動力及倉儲網絡數據傳輸的整個流程,從而提升存貨可視性及運營效率。專有運輸管理系統(tǒng) ( TMS ) 通過實時車輛及商品追蹤以及自動化的第三方運輸公司篩選及費用結算,更全面地管理運輸過程的各個階段。
基于數據分析能力和算法,京東物流利用智能倉儲管理向客戶提供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同時,在庫存水平最小化和營運資金有效運用及提高庫存率間取得平衡,以獲得更佳客戶體驗。
通過大量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專有技術,京東物流無人倉內,智能機器人設備幾乎實現了全品類的應用場景覆蓋,率先實現了機器人規(guī)?;涞亍o論是訂單處理能力還是自動化設備的綜合匹配能力,都處于行業(yè)領先水平。
通過專有技術及遍布全國的物流網絡,使京東物流能夠優(yōu)化決策,為客戶創(chuàng)建智能解決方案,并能有效地解決中國所有買方或賣方長期面臨的供應鏈系統(tǒng)低效落后的問題。這些技術驅動的方法,涵蓋從上游制造、中游物流及流通至下游配送到終端消費者的完整供應鏈。
2020 年,京東物流為超過 19 萬家企業(yè)客戶提供了服務,廣泛覆蓋垂直領域的快速消費品、服飾、家電、家具、3C 電子、汽車和生鮮、醫(yī)藥等行業(yè)。
從產品角度來看,由于單一供應鏈物流服務供應商提供的供應鏈物流服務范圍有限,故以往的外包物流服務商通常對行業(yè)不甚了解。隨著業(yè)務發(fā)展,處理不斷增加且日益復雜的客戶需求變得更具挑戰(zhàn)性。
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供應商則不同。他們對不同行業(yè)的深入了解(例如終端客戶需求、商品獨有特色、存貨及銷售周期等),有能力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務,包括快遞、整車及零擔運輸、" 最后一公里 " 配送、倉儲及其他增值服務,通過 IT 基礎設施進行數據采集、整合及分析也變得更加精準。
在銷售預測、生產規(guī)劃、SKU 及存貨管理以及終端客戶訂單管理等多個方面為客戶的業(yè)務運營賦能,以幫助加深其與客戶的關系,從而增加客戶黏性及交叉銷售或追加銷售的機會。
這種優(yōu)勢能夠解決不同行業(yè)的痛點,為客戶量身定制一體化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也讓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市場的增速普遍超過外包物流服務市場。
上市,加碼 " 一體化供應鏈 " 建設
上市當天,京東物流 CEO 余睿表示," 未來我們希望用技術驅動的一體化供應鏈,最大化助力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繼續(xù)為用戶提供高品質服務體驗,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推動商業(yè)和社會效率提升。京東物流將堅定‘技術驅動,引領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使命,確保未來無論是誰、在哪里,只要找到京東物流,都可以享受到最值得信賴的服務。"
京東物流對外開放業(yè)務,為京東的零售基礎設施之路奠定強有力的基礎,京東也將持續(xù)享受體外獨立公司成長帶來的估值溢價。
在其助力下,京東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商,并從 2019 年開始,盈利大幅扭虧。在服務于 5 億多京東消費者同時,京東物流通過 1000 多個倉庫把自營的數百萬個 SKU 的庫存周轉天數降低至 31.2 天,打造了全球物流科技創(chuàng)新的最佳案例。
在對外服務過程中,京東物流利用智能技術層面的優(yōu)勢,提高外包比例推動盈利改善。
2020 年,京東物流總收入達到 734 億,除了京東集團這個內部客戶,來自外部的客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已從 2018 年的 29.9% 增長至 2020 年的 46.6%。從自建物流到對外開放,開放收入占比已近半。
近年來,京東物流基礎設施布局還在不斷加速。
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 1000 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超過 2100 萬平方米。過去 7 年倉庫數量增長超 12 倍,倉儲面積增長超過 16 倍。
其構建的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等六大網絡,服務范圍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地區(qū)、城鎮(zhèn)和人口,全球可觸達超過 220 國家和地區(qū)。
當前京東物流正處于在業(yè)務擴張的高速增長期,其基礎設施、技術以及一體化供應鏈的布局,帶給市場更多的未來想象空間。對于一體化供應鏈,京東物流表示長期看好并將持續(xù)投入。
京東物流披露,"鑒于中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行業(yè)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在中短期內,將把業(yè)務增長及擴大市場份額的優(yōu)先級置于盈利能力之前。"
從港交所披露的京東物流募資用途來看:55% 的募資將用于升級和擴展六大物流網絡,保持競爭優(yōu)勢;20% 的募資將用于開發(f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包括自動化科技、數據分析與算法以及其他底層技術等;15% 的募資將用于擴展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深耕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
背靠京東集團內部客戶這棵大樹,京東物流通過商流與物流的融合,與京東集團、達達集團協(xié)同,形成了三位一體的市場戰(zhàn)略布局。此外,上市后的京東物流在社會化訂單增量,或是下一個爆發(fā)點。